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源 >
热点聚焦:冬至过后是该冷了吗
来源:      时间:2023-01-03 12:14:02

冬至过后是不是越来越冷?

冬至过后是越来越冷。


(相关资料图)

冬至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完冬至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逐渐向北移动,此时白昼较短、黑夜较长,地球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小于发散的能量,所以,冬至节气后未来一个多月我国的天气趋势就是越来越冷,我们一般称这段时期为“隆冬时节”,这种寒冷的天气情况称之为“数九寒天”。

冬至的温度

不同的地区,气候环境不同,通常情况下,冬至节气时寒冷的黑龙江室外最低温度可以低于零下30℃,甚至零下40℃,而温暖的广东地区,冬至节气时还会有20℃的晴好天气,最低温度也不会低于10℃,因此,冬至的温度要以身处地域的实际温度为准。

冬至过后气温回升吗

冬至过后气温不会回升,冬至日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少,但是地面过去长期积累的热量,还在继续散失,近地层气温尚未降至最低,所以这时还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过了冬至,虽然昼渐长,夜渐短,但是在短期内仍然是昼短夜长,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还是比散失的热量少,所以气温并没有立即回升之势。 人们从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

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川西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四川盆地也只有6℃至8℃左右。

不过,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一整年无冬。

冬至过后才是冬天吗

冬至过后不是冬天,立冬过后就已经是冬天了。每个季节开始的节气都有一个“立”字,四个节气分别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冬至是冬季的六个节气中的第四个,这六个分别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立冬是指冬天到来的意思。按照科学的说法,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而我国www.nfysw.com古代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

冬至过后数九是多少天

从冬至之日起,中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天文专家介绍说,“九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杂节气。它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

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汉族劳动人民,御寒保暖条件较后代简陋缺乏,寒冬也被视为威胁与惩罚而对天寒地冻生恐惧感,直接影响人民情绪,甚至会觉得冬季莫名奇妙漫长。 当时汉族人民为挨过漫长冬季,遂发明以“数九”方法消遣,以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

而当时围着家眷数九亦被视为逍遥境界。

冬至过后是什么节气

冬至后是小寒。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当太阳黄经为285时,时间点在每年的阳历1月5日——6日之间。小寒的含义: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小寒之后开始进入寒冷的季节,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而小寒之后的下一个节气大寒,则代表天气非常冷,而且已经到了极点,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间段。

冬至过后白天黑晚了吗

冬至过后白天黑晚了的,冬至过后白昼将越来越长。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

大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季最寒冷的一段时间是出现在冬至之后。立冬后,表示进入了冬季,并不是进入冬季就意味着开始寒冷,因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