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源 >
世界观察:广州中轴线上这一公共艺术作品,入围意大利拉古纳国际艺术奖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时间:2023-01-21 18:18:18

近日,第17届意大利拉古纳国际艺术奖决赛入围作品揭晓,广州艺术家曾振伟的大型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拥抱世界》成功入围。决赛入围作品将于2023年3月11日至4月16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北军械库进行大型联展。届时,《拥抱世界》将在国际舞台上亮相。

艺术家曾振伟。

本届意大利拉古纳国际艺术奖,共有来自全球艺术家与设计师的240件作品入围决赛。在该奖项的10个参赛类别中,城市艺术板块全球仅5位艺术家入围,曾振伟是唯一入选的中国艺术家。


(资料图)

据悉,意大利拉古纳国际艺术奖创办于2006年,是艺术与设计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奖项之一,也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视觉艺术竞赛之一。该奖项旨在推广并提升当代艺术,致力于视觉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塑、摄影、影像艺术、表演,虚拟和数字艺术等。

《拥抱世界》作品。

在广州市的新中轴线上,《未来之门》《百鸟归巢》《拥抱世界》等多个户外大型公共艺术作品正逐渐成为广州城市的文化符号,这些都出自曾振伟之手。在广州,曾振伟创作的大型公共艺术有二十多件。2020年,广州市授予曾振伟“文化大师工作室”称号。

在曾振伟过往的作品中不乏“抽象”概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圆管人形象以概念化的手法高度提炼人物情绪,结合色彩心理学,仅通过人物肢体语言极致地展现全人类共通的“情绪”。

在其最新大型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拥抱世界》中,他再一次运用到圆管人元素。作品中,两个拥抱在一起的人,举头望向天空,六千多根长度不一的精密钢管组合变换构成人物头部,寓意拥抱世界,拥抱未来。

该作品还跨界融合多媒体交互设计,让市民朋友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与圆管人进行互动,打破了雕塑和媒体的界限。这也是全球首个一线城市中心地标的大型永久性人机互动公共艺术作品。

微信小程序交互界面。

到了夜晚,《拥抱世界》作品的灯光色彩。

“能够互动的城市公共雕塑不多。”曾振伟介绍,市民群众可以通过扫码,调整《拥抱世界》作品的灯光色彩。

雕塑是一个综合学科,不光包含艺术学科的内容,还需要考虑结构与力学、物理学以及建筑学等方面的内容。曾振伟介绍,制作雕塑包括画手稿、制作泥稿、铸铜、焊接、装饰等过程。为了将雕塑跟科技、媒体相融合,他花了很长时间,研究光电的工学构造,最终使得交互的想法变为现实。

“一座城市的CBD要拥有世界水平的艺术品,才能使其自身的本土文化受到世界的关注。”在曾振伟看来,城市建筑物本身缺乏感情,要想在冰冷的“建筑森林”里注入活力,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种综合考验。“设计出来的作品要有文化,要有寓意,才能和建筑起到相称的作用,建立唇齿相依的关系,才是艺术品的体现,而不应该把公共艺术仅仅当做工程来看待。”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