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源 >
志怪故事·耳食录(十五)
来源: 哔哩哔哩      时间:2023-05-08 17:25:56

58,秦少府


(资料图片)

蒲郡秦少府,在常州为官。他的儿子秦秀,年少而能文,与常州的殷生是好朋友。殷生之妻是个美人,很年轻就死了,葬在城外。殷生伤心不已,希望能够在梦中见到她的灵魂,便天天祈祷,但这样三年之久,愿望都没有得到回应。秦少府后来死是任上。他是个清官,口袋萧瑟,儿子秦秀没钱把他的棺椁运回老家,只好暂存在一间佛寺,把家人托付给殷生照顾,自己则去苏州投靠在苏州做官的亲戚故交。长洲令张某,是秦秀的舅舅,张某的女儿小蕙,也就是秦秀的表妹,也是个美人,但十七岁就死了,棺椁也还没有运回老家。武官黄某,是秦秀从姑之夫,其子黄纶与秦秀同年同月生,两人从小就能玩到一起。

那一年,黄纶与秦秀都二十来岁,豪宕不羁。自从秦少府当了官,秦秀与他们两家的眷属,已经八九年没见面,这次见面,分外亲热,秦秀在两个亲戚家往来,今天住这家,明天住那家。一段时间过后,秦秀开始与黄纶外出玩耍,逐渐涉足风月场,黄某晓得后,把儿子骂了一顿,同时把秦秀也责备了一顿,秦秀的舅舅张某知道后,也警告外甥不要与贱娼为伍。黄纶与秦秀都听不进去。

一天黄昏,两人来到一条小巷,只见几个漂亮的女子,正在倚门招客。两人悄悄地说:“这里必是娼妓住的地方。”他们试着用言语挑逗,几个女子就都笑着请他们进屋。只见屋里纱灯锦幛,华丽迷人。两人很快就喝得酒醉,然后各选一个女子分别在东、西房就寝。他们挑选的女子,都是诸妓当中最漂亮的。睡到半夜,黄纶突然大叫秦秀的名字,秦秀惊醒,询问他怎么了,黄纶说:“该死的贱婢真狡猾,竟敢偷梁换柱欺骗我!”残灯隐隐约约照映帷帐,秦秀还未来得及回答,就着灯光,忽然看见和自己睡觉的女子,竟然是一个丑女,根本不是就寝时选的那一个。他正要回应黄纶,身边的丑女急忙手掩其口说:“千万别出声,不然就会大祸临头!”秦秀怕了,不敢再说话,黄纶也被身边的妓女制止,于是双方都沉寂下来不再对话。

秦秀问身边丑女,大祸临头是什么意思,丑女回答他说:“郎君还年轻,今后的路还长,因此告诉你。这里的主人有五六个异性兄弟,个个都是凶恶猖狂的无赖。他们经常用美女引诱客人,等客人喝醉就寝后,就用丑女换了美女,这也是我之所以能侍奉你的原因。他们使用酒杯骗局已经有很多年了,上当的客人察觉后,只要嚷嚷,立马杀掉,因此死在他们手上的不计其数,今天幸亏主人还没听到,不然你们就危险了。等会儿你们离开的时候,要装作怎么也不知道,让他们不起疑心,你们才不会遭难。听说明天晚上主人要去别的地方喝酒,你们如果再来,便能和你们看中的美人睡上一觉。”秦秀道了谢,起身出来,将黄纶喊出,把丑女对他说的话,都转述给他。黄纶说,他身边那个丑女对他也是这么说的。一会儿主人出来,果然有五六个,个个身长七尺,都相貌狰狞,看着他俩,怒色相向。黄纶、秦秀怕得要命,推托家里有事,要早点回去,然后取出身上的银子结账,一点也不敢提美女被换成丑女的事。主人这才转怒为喜,却不收他们的银子,对他们说:“两位能来这里住宿,是我们的荣幸,我们不收钱。”黄纶、秦秀非叫其收下,那几个女的在旁边,赶紧朝他们使眼色,两人会意,不敢再强,把银子揣进怀里往外走。门都是锁着的,主人拿钥匙开了门,他们才得以出去。

黄纶对秦秀说:“晚上那个美人,真是少有见到的漂亮,应该再来一次,除了完成心愿,也想看看丑女的话是真是假。”秦秀表示同意。当天黄昏,他们果然又去。那些美女照样在门口揽客。他俩问主人在不在,美女们回答说,去别的地方喝酒去了。两人很高兴,各自把选好的美女带去睡觉。秦秀刚想躺下去,身边美女忽然主动告诉他说,她是常州殷生的妻子。秦秀惊讶说:“殷生是我的朋友,他妻子早就死了,为什么要说假话?”女子说:“你不要害怕,我是鬼,我们这些姐妹都是鬼,芳魂无处可依,被强鬼劫持,希望你们能够救救我们。”说完哭了起来,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秦秀不觉凄然,为之悲怆,忘了是异类,因而好奇地问道:“鬼也能淫乐吗?”女子说:“比做人的时候更甚。”秦秀又问:“那么鬼挑不挑美丑呢。”女子回答道:“鬼的好恶和人是一样的,但他们的淫乐却与人不同。”秦秀问有什么不一样,女子说:“鬼纯阴而无阳,不能像人那样欢好。常常让丑女鬼去迎合人,取来精供他们食用,然后挑选美的供自己作乐。那东西比人的大得多,因而我们所受到的侮辱和肆虐,也比活着的时候人多得多。”秦秀怒从心头起,安慰说:“嫂子不要忧虑,兄弟我愿意找来武士,手提利剑,砍掉这几个贼的头!”女子摇头说:“这样是没用的,你还不如把我的情况告诉殷生,叫他投牒给吴县城隍,让城隍把他们化为齑粉。吴县的城隍不是别人,正是你故去的父亲,你父亲生前为官廉洁,所以上帝嘉奖他当了城隍。”听了女子的话,秦秀悲喜交集。

两人正在叙谈,黄纶忽然开门问:“你有没有发现怪事?”秦秀回答说知道了,黄纶说:“那你知道张妹妹小蕙也在这里吗?”秦秀忙问:“蕙妹在哪里?”话音刚落,小蕙就抽泣着出来,娇魂楚楚,欲诉欲语,愁怨难明。秦秀不由得流泪说:“好久不见,竟然不认得你了,没想到你妙龄弱质,竟也遭此暴行,真是让人怜悯!”秦秀说完,把殷生妻子叫出来与黄纶相见,四人相对,悲哀哽咽,难过得说不出话来。黄纶、秦秀与她们相私好,虽然有瓜田李下之嫌,但并非是桑中之约的私会【意思是他们是出自喜欢美人而欢好,虽然有私通的嫌疑,但并不是在私会】。

其他几个女子知道后,都来向秦秀、黄纶两人诉说各自的遭遇,并说:“请赶紧离开,晚了恐怕有变。”殷妻秦秀说:“千万别忘了告诉殷生!按照阴间法律:不是亲近的人不许控告涉及隐私的事。你说话一定要谨慎,以免给那些狡诈之人留下反咬一口的机会。”张小惠也再三叮嘱要告诉自己父母,叫他们投牒给城隍。黄纶也已经知道秦少府做了城隍一事,是小蕙之前告诉他的。两人告别离开,没多久天就亮了,回头去看昨晚住宿的地方,只见只有几个荒冢,白杨衰草迎风而动。因此相信晚上发生的事不是假的。回去后,秦秀把他们的所见所闻,告诉了张某,张某斥责他说虚妄的话。直到黄纶也来说,张氏夫妇才信了,不胜悲痛。秦秀又叫人去给殷生送信,请他速来,告诉他情况,殷生抢地长号,这才明白为什么三年梦不到亡妻,原来妻子的魂魄被强鬼控制了。于是与张氏去城隍庙里报告,秦秀、黄纶两人也都前去,并睡在庙里。

当天晚上,他们就听到城隍升堂办案,锒铛钮镣等各种刑具的声音掷地有声,又听到差役的吆喝声、唱到声,以及书吏的点名声。随后城隍问道:“诱良善,侵孤弱,淫横不逞者,哪个是罪魁祸首?”秦秀一听声音,果然是他父亲,不由得暗自流泪。随后听到群鬼供述说:“为首的是万德。”一鬼分辩道:“小鬼若不是毛三、周喜儿怂恿,是不敢这样做。”一女鬼诉道:“鬼妇我是死后头七被劫的。”一女鬼说:“侮辱我的,是余小猴、金午和万德,而万德最坏。”第二个女鬼的声音,像是殷生之妻,殷生不由得潸然泪下。接着又听城隍说:“蕙儿,把你的遭遇也说出来。”小蕙哭诉说:“儿遭受了众贼的共虐,儿太苦了,望将众贼处以极刑!”城隍叹了口气,叫她到后堂与姑妈相见。张小惠的姑妈,也就是张某的姐姐,秦秀之母,比秦秀的父亲还早去世三年。张某和秦秀也都暗自落泪,黄纶也跟着哭。众鬼们争先恐后替自己辩护,一时间场面混乱,众声嘈杂,什么也听不明白。接着又是拷掠声,众鬼呼痛的声音,女鬼的感谢声,审判定案后宣布的声音,累犯入狱的声音,这些声音响了很久,才渐渐安静下来。

堂上又响起秦秀喊父亲的声音,张某喊女儿的声音,殷生喊妻子的声音,黄纶喊舅舅和蕙妹的声音,凄声惨语,混成一片,最终也没有得到隔窗的回应。

后来殷生做了个梦,梦见妻子对他说:“狂徒虽然已伏法,但我已经蒙垢,没有脸面见郎君。并且近来受到城隍秦公的约束,艳妇不得出外行走,担心招人辱骂。情不得已,向城隍请命暂时得机会来见,也为感谢秦公子及黄生,承蒙他们仗义相援,来生再图报答。蕙妹也请代为转告她父亲,说她已经得到依身之处,随后当亲自回家问安。望郎君好自珍重,妾从此永别了!”说完,挥泪而去。殷生极力挽留,忽然醒来,惟有残灯荧荧,映照着枕头上的泪光而己。妻子的灵魂从此不再入梦。小蕙则屡次现梦于张少府,也多次托梦给秦秀。秦秀于是返回常州,奉父亲的灵柩下葬于姑苏。

59,竹连环

我们县到了八九月间,乡里就会赛神演戏。农商仕女、僧人乞丐齐聚,称作神会。

某次神会时,来了一个道士,衣衫破烂光着脚。他的拐杖上有两个套在一起的竹圈,但是看不到接头,好像天然生成。道士坐在场上三天,没人认识他。有个读书人觉得这个道士不是普通人,等他离开的时候,就在后面悄悄尾随。走了二十多里,来到一座山谷,前面是千仞高的崖壁。道士用拐杖敲了敲石壁,上面出现一个石洞,进去后,里面几间石屋,门窗台阶俱全。读书人跟着来到前厅,道士走到里面去了。再看看里面,昏黑不知道有多深。士人不敢再往里走,在前厅徘徊。看到柱子上刻着一副对联,内容是:云藏石室虚无地,风卷泉帘小有天。读书人看了一会儿,感觉饿了,就呼喊道人出来给吃的。道士出来,责备他说:“谁叫你来这的?这里哪有什么吃的?给你我的药丸吃吧!”说完从袖子里拿出一个黑药丸给他,仍旧回到里面的房间。

看那个药丸,大如山楂,像石头一样坚硬,深黑色。读书人咬了咬,费尽了力也没咬碎。他心想,这肯定是仙药,于是整个吞了下去,却卡在喉咙里下不去,肚子仍然很饿。他再次呼喊道士,却没有回应。读书人于是打算进到里面,忽然看到一条大蛇盘踞在里屋,两只眼睛发出绿莹莹的光。士人大惊失色,汗流浃背地跑出来。再回头看,石壁上的山洞已经关闭,只有古松倒挂,藤蔓垂悬,野鸟咿嘤。士人感叹道:“我没有成仙的缘分啊!”这时感觉喉咙间的药物落入肚子里,回家后几个月都不饿。

60,大赤蛇

丰城有个人娶了一位美丽的妻子,非常喜欢她。婚后几年,足迹未曾离家半步。其妻子对他的爱也十分深厚。感情深笃,常常欢好到半夜。

一位爱多事的朋友,借故请那位丈夫去喝酒,强行将他灌醉后留他住宿,这种恶作剧搞了几次才偶然成功一回。那丈夫睡在朋友家终夜睡不着,在床上呻吟,时时吟诵“忆妻”的诗词给友人听。虽然遭到友人的嘲笑,他并不在乎。从此别人请他喝酒往往都遭到拒绝,人们知道他就这样,也不再过问。即便是他的至亲,一年到头都见不上一面。后来他得了痨病将要死去之时,牵着妻子的手流泪道:“本想百年完聚,不料中途分手,你还年轻,能否始终独居燕子楼?【燕子楼:张愔的姬妾关盼盼在张愔死后搬到燕子楼住,为其守节,因此燕子楼代指守节】”妻子哭着发誓,并且说:“鸟类一旦失去雄鸟,雌鸟尚且不再另配,难道人还不如鸟吗?”丈夫于是诀别瞑目。妻子哭他哭了三天,尽了哀节之后,几次要投缳自经,被公公婆婆救下得以幸免,渐渐劝慰,才不哭了。

有个傅生来家中吊唁。傅生是丈夫的朋友,风度仪表俊美,妻子隔着门帘窥见后对他产生了喜爱之情。傅生请求见见夫人,妻子一身孝服走出来,虽然各自的言语表情少不了哀伤,但四目往来,有如流星相照。

当时傅生也刚刚丧偶,妻子于是产生了改嫁之意。往往故意与公公婆婆吵架,或无故虐待她的婢女,让婢女晚上为她铺设华帐锦被,早晨浓妆艳抹,风流顾盼,自以为美。公婆无法忍受,告诉了她的父母,她父母也无法制止,大家知道她已有二心,允许她改嫁。傅生听说后,旋即请媒人来说,于是就改嫁了傅生。结婚那天晚上,有条大赤蛇从床下溜出来,绕着床转了三圈。夫妇二人惊呼,家人破门来看,妇人已经不行了,大蛇正掏出妇人的心在吃,转瞬之间就不见了。

非非子说:我同乡的李甲还没结婚时,在外舅家读书,与未婚妻的哥哥是同学。他半开玩笑地请求妻兄道:“我能够见见你妹妹吗?”妻兄说:“我家只有妹妹睡得最晚。我半夜回家,喊她开门,你可从我身后偷偷看看。除此以外再没有其他办法了。”按照这个办法,果然见到了,原来非常漂亮。第二天跑回家跟父母讲:“我明日必须迎娶媳妇!”父母因溺爱答应了他。派人向女方家里提出。对方认为时间太仓促没有答应。派去的人回来后,李甲说:“后天也行。”那人又去请求,则又被推辞。第三天又请,女方说:“最少也得一月后吧。哪有提出三天就迎亲的?”派去的人回来时,李甲已经病了。父母很为他担忧,打算第二天再派人去告诉对方重病的实情。李甲说:“不用了,我的病已经不能再等了。”次日就死了。他的未婚妻没按习俗等一年哀守期满,就另嫁他人。我听说后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以此事来看丰城的妇人,轻重主次迥然不同。

61,绣鞋

王屋山北,有个童子上山打柴,因下过雪在山上迷了路,非常饥饿。在林深草密中,忽然闻到麦饭的香味。顺着香味找过去,发现了一处大宅,朱红大门上饰有铜环,一个蓬头的小婢正在西边的廊屋里做麦饭,童子要来一些填饱了肚子。又被小婢引进后院,挨着屋檐有一棵大树,树上的花朵大如瓦罐。几位美人正在花下饮宴集会,服饰奇艳,席上的酒菜芳烈无比,并非人间所有。小婢让童子向女子们叩头谢恩后,童子随小婢退了出来。

童子回去后将山中的奇遇告诉家人,家人与童子一起按原路入山寻找,屋舍全无。都以为是男孩说假话。转身路过竹林,捡到一只绣花鞋,精美华丽,绝非寻常之物,山中不可能有这类东西。心里知道她们是仙女,于是将绣花鞋带回来,十分珍重地收藏在箱子里。并仿照前人收藏杨妃锦袜有偿展示给人看的做法,凡是前来观赏的须付一百钱。我亲眼见过这鞋子,肥瘦不足一握,镂绣嵌珠,异香袭人,香味非兰非麝,把玩时让人爱不释手。邀请主人一起到捡鞋的地方,余雪尚未消融,脚印清晰可见,如同石崇家的芳香之尘,绝无粗劣、污染的痕迹。惆怅迷惘很久。之后数日,听说那家人打开箱子,鞋已经不见了。

这篇故事是从吴兰雪那里得来的。

62,异石

河南修武县,离县城三十来里有座清真观。观外临近溪水边有个楼阁;阁外老松数十株,荫映如画。溪水为绿玉色,清彻照人;水浅不足一尺,受它灌溉的水田有数顷,即使大旱也不干涸。溪中出产一种异石,能自行移动。捡回来放在瓷盆中,用清泉养护,五彩斑斓,一直像游鱼一样在水中浮动。偶然打碎一块,里面有小虫,样子像蛾子,去掉虫子,石头就不能自行移动。因为虫子生在石头里,以石头为房屋,载着石头行走,大概与蜗牛相类似吧?

这座清真观是元代长春子邱处机的同乡人刘志敏建的,当地人因为石头奇异,传说这里是刘海戏金蟾的故地,因而就将清真观讹传为海蟾宫。

此篇也是得自吴兰雪笔记。

63,绀霞

吴家第二个儿子吴兰雪,年轻时常做有关诗的梦。现记录其中之一:

他十五岁时,一次梦见自己在小溪旁行走。春水湛蓝,落花如绣,心下非常喜爱,打算顺着溪流找到源头。走了一里远近,看见前面有一道矮矮的围墙、竹篱园门半掩,侧身而入。园中桃花数百株,芳菲满目。穿树而行,小径曲曲折折。花片打人,落满衣服像是红色的雪。在乱红纷飞的深处,露出一个六角亭,周围有拖地的画帘遮蔽,亭子里隐隐传出钗子坠地的声音。吴兰雪本就很文弱,止步不敢往前,心里感觉那鬓云眉翠,依约和自己很近。正徘徊间,有人撩起画帘微笑,望上去如同朝霞映照着白雪、可与桃花比美。吴兰雪痴痴呆立很久,听见帘钩被放下的叮当一响,才知道那人被自己惊走。启帘一看,亭内竟然没有人了。亭中绿色窗纱彩绘的几案,笔砚齐全。缕缕的衣香,仍然弥漫在画屏绣幔之间。兰雪怅然若失,有感于心吟成一绝句,在几案上拿出一张浅绿色的纸写了下来。诗曰:

新绿重重树,莺啼自在春。

桃花红作雨,愁杀隔帘人。

写完撂下笔就醒了,心里觉得很稀奇就用文字记下。

另一夜,又梦见到了原来那个花园。远远听见亭中传来笑语,就隐身在花丛中。一会儿看见一个丽人后面跟着几个丫鬟,从六角亭走出来,一身绡衣玉佩,正是那天见到的帘中人。几个丫鬟争相捡拾地上的落花,用衣襟兜着,聚在一起比较多少,或拔簪或摘弄树叶,小声细语叽叽喳喳。丽人则绰约临风,对花不语,恍惚在思考着什么。几只彩蝶依依环绕在她的身边。吴兰雪这时已目眩魂消,大有化成蝴蝶的念头,就折了一枝花枝远远扔了过去。丽人发觉后,对丫鬟们说:“人间的刘阮【见《刘晨阮肇》】又来了。还不快回去!”于是都回避而去。吴兰雪满腹怅然,尾随到亭中,竟然失去了踪影。几案上有一幅词笺,拿起来看,墨迹还是湿的,宛然是对自己上次留诗的和答,末尾署名“绀霞”二宇。词的内容不完全记得,其中有“溪上桃花红奈何,春风吹又多”的句子。正准备叠好放进袖子收藏起来,却被外面的鸟叫惊动,惘然醒了。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