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源 >
​6家!河南第四批、第五批省实验室集中揭牌
来源: 顶端新闻      时间:2023-07-11 05:20:22

顶端新闻记者 丁亚菲

加速推进一流创新平台建设,集聚高层次人才和高端创新资源,河南又有新动作!

7月10日,第四批、第五批省实验室和河南省柔性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集中揭牌仪式举行,省委书记楼阳生揭牌并讲话,省长王凯出席。


(资料图片)

其中,第四批省实验室为: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平原实验室;第五批省实验室为:墨子实验室、黄淮实验室、中州实验室、牧原实验室。至此,河南省实验室数量已达14家。

2年14家,河南省实验室建设成效显著

省实验室是全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实验室的预备队和河南省各类创新基地的先锋队。

自2021年7月17日,河南首家省实验室——嵩山实验室揭牌至今,近2年的时间内,河南已有14家省实验室揭牌,建设成效显著。

此前揭牌运行的省实验室,包括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龙门实验室、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以及中原食品实验室,参建城市包括郑州、新乡、洛阳、濮阳、焦作、济源、三门峡等多个城市。

顶端新闻记者注意到,从这8家省实验室来看,每家实验室的揭牌,都伴随着河南乃至国家的相关战略布署。

其中,嵩山实验室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担任主任;神农种业实验室聚焦种业振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担任主任;黄河实验室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龙门实验室聚焦智能装备,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担任主任;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聚焦关键金属,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季麟担任主任;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聚焦现代免疫领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担任主任;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聚焦新能源及其智能化转型,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大学校长张锁江担任实验室主任;中原食品实验室聚焦食品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大科技需求,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院长任发政担任实验室主任。

6家实验室集中揭牌,都有啥定位?

每一家实验室,都肩负时代重任。7月10日揭牌的6家实验室也不例外。

7月10日,顶端新闻记者从河南省科技厅获悉,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使命,聚焦重大慢病病因病理的原创性理论突破,凝练重大科学问题,以“基础、技术”为导向,以重大项目为纽带,按照“1+N+M”模式,组织开展多学科、跨领域、全链条科技创新,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生物医学创新平台,促进河南省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该实验室由郑州大学牵头组建,总部位于中原科技城,聘任郑州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李蓬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目前,已完成学术委员会组建,委员19人,分别由12名院士、7名国家杰青担任。

平原实验室聚焦传染病、重大慢病及精神类疾病创新药物,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打造创新药物研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验室布局四大前沿科研方向,包括“疾病机理解析与靶点发现,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药物质量标准与制剂研究,药物临床前评价与临床研究”。

据了解,该实验室由河南师范大学牵头组建,河南大学、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参与建设,聘任中原学者常俊标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未来,实验室将致力于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新药,打造四个平台,即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国家级专业化孵化平台、国家标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新创业投融资平台,以及一个高水平中试基地、一个创新药物产业联盟。

墨子实验室由省科学院联合中科院半导体所、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建设,总部位于中原科技城,拟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省科学院院长徐红星担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集聚中科院常凯院士、工程院罗先刚院士等13位两院院士,对标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围绕一个光子核心,聚焦承接国家战略任务、引领省域产业升级两大使命,强化人才汇聚培育、技术创新突破、平台产业孵化三项功能,攻关微纳光电子芯片、半导体激光器及其集成技术、精密传感与成像技术、半导体材料调控及精密测量等四大科学任务,致力于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河南成为半导体光电子科技和产业强省,成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着力打造贯通光芯片全产业链的高能级创新平台。

黄淮实验室由省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牵头组建,实验室总部设在中原科技城,拟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丰昌担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瞄准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循环领域国际前沿,定位为国内领先的生态环境领域新型研发机构,打造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集智创新引擎,聚焦生态环境治理、绿色低碳循环、风险预警防控、绿色低碳材料和重大装备研发等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和具有河南中原特色的优势领域,开展全链条畅通的科学研究创新。

中州实验室由河南大学牵头组建,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参与建设,郑州市、开封市、平顶山市等地市政府支持建设,由河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圣彩担任实验室主任,拟聘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新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实验室面向前沿生物学理论和国家相关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对标国家实验室,打造整合生物学创新平台,聚焦代谢稳态和代谢适应两大科学问题,围绕生物代谢稳态调控与健康、生物代谢过程调控与适应、生物代谢途径优化与智造等三大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发展药物设计、遗传改良、分子育种、生物智造等生命科学新技术和新方法。

未来,实验室将汇聚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形成以院士为代表的国际顶尖科研团队,建立整合生物学研究体系,取得一系原创性理论突破;开发整合生物学原创技术,带动国家、地方以及企业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推动相关产业转化,为促进现代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牧原实验室面向我国“粮食安全”等社会重大战略需求,立足合成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坚持科技引领及创新性转化,依托灵活的机制体制,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的合成生物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助力中原崛起。

该实验室的牵头单位,是拥有全球顶尖科研实力及科研人才队伍的西湖大学。参建单位牧原集团将为牧原实验室的科技应用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并为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未来,牧原实验室将建成由饲料粮替代、合成生物油脂、生物基材料及绿色农业等4个研究中心构成的国际一流合成生物创新平台;并启动生物发酵及生物基材料两个产业基地的建设。最终,汇聚全球顶尖的合成生物研发团队,打造一流人才创新高地,构建一流合成生物创新平台,攻克生物基制造核心问题,构建完善的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和绿色制造支撑体系,支撑起万亩千亿能级合成生物产业发展。

河南省柔性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同步揭牌

柔性电子器件是智能时代的关键、核心、基础和支撑。

我国高度重视柔性电子产业,河南也迎来了柔性电子产业布局和发展的最佳时机——7月10日,河南省柔性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也同步举行。

据介绍,柔性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由河南大学牵头组建,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担任研究院首任院长。

未来,研究院将面向先进材料和柔性电子领域科技前沿和重大产业需求,聚焦先进材料、印刷电子、有机电子、生物电子、塑料电子、智能电子等研究方向,力争将河南省打造成为一流的柔性电子技术研发中心与产业集群重镇。

按照“代表国家水平,体现国家意志,承载国家使命,服务国家战略”的总体定位,研究院将重点攻克柔性电子领域中的核心关键技术,产出原创性科技成果。先期,将启动“6中心+4基地”建设,协同促进柔性电子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和柔性电子产业孵化基地并联式发展。预计到2035年,将建成世界一流先进材料和柔性电子产业平台,带动形成万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贯穿五大创新环节,研究院还将打造“五个一”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球化、开放性的柔性电子科技创新、产业孵化与人才培养高地。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研究院将围绕“柔性电子”产业,厚植关键根部技术,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推进柔性电子产业孵化、孕育、成长、壮大,服务河南省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